1农业防治
1.1清洁园地
冬季(12月至次年2月)清理园地内的枯枝落叶、杂草,集中烧毁或深埋,破坏蛹的越冬场所,减少虫源基数;
生长季及时清除被害叶片及虫茧,带出园外销毁,降低幼虫扩散风险。
1.2增强树势
合理施肥:根据木姜子生长阶段科学施肥,幼树期增施氮肥促进枝叶生长,结果期增施磷钾肥增强抗逆性,提高植株耐害能力;
科学修剪:夏季修剪过密枝、徒长枝,改善树冠通风透光条件,减少幼虫栖息环境。
2物理防治
2.1人工捕捉
幼虫期:在5-6月、7-8月幼虫活动高峰期,利用幼虫白天停栖时腹足和臀足抱握枝条的习性,人工巡查捕捉幼虫,集中杀灭;
卵期:结合田间管理,摘除叶片背面的卵块,减少孵化幼虫数量。
2.2诱杀成虫
利用成虫趋光性,在成虫羽化期(4月上旬、6月下旬、8月下旬)设置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,每亩放置1盏,灯高1.5-2m,灯下放置水盆(加少量洗衣粉)诱杀成虫;
采用性诱剂诱捕:在成虫发生期悬挂赭点峰尺蛾性诱剂诱捕器,每亩设置2-3个,悬挂于树冠中上部,定期更换诱芯。
3生物防治
3.1天敌利用
保护和释放寄生蜂:在卵期释放赤眼蜂,每亩释放3-5万头,寄生卵粒;保护园地中的瓢虫、草蛉等捕食性天敌,控制低龄幼虫;
招引鸟类:在园地周边种植蜜源植物,设置鸟巢,吸引食虫鸟类捕食幼虫。
3.2生物药剂防治
幼虫期:在低龄幼虫期(卵孵化高峰期后3-5天)喷施苏云金杆菌(Bt)乳剂(1000倍液)或核型多角体病毒(NPV)制剂(800倍液),每亩用量50-60L,利用微生物制剂感染幼虫;
施用生物农药:选用1.8%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5%甲维盐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,在幼虫活动期喷雾防治,兼具环保与防效。
4化学防治
4.1 防治时期与药剂选择
防治阶段 | 关键时期 | 推荐药剂 | 使用方法 |
卵孵化盛期 | 5月上中旬、7月上中旬 | 20%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| 稀释1500倍,均匀喷雾叶片正反面,重点喷洒叶背卵块 |
低龄幼虫期 | 5月中下旬、7月下旬 | 4.5%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| 稀释2000倍,全株喷雾,侧重嫩梢及叶片
|
高龄幼虫期 | 6月上旬、8月上旬 | 5%虱螨脲乳油 | 稀释1000倍,喷雾防治,抑制幼虫蜕皮发育
|
4.2 注意事项
化学药剂需交替使用,避免幼虫产生抗药性,如氯虫苯甲酰胺与高效氯氰菊酯轮换使用;
施药时间选择在早晨或傍晚,避开正午高温时段,减少药剂挥发;
果实采收前20天停止用药,优先选用低毒低残留药剂,减少对果实品质的影响;喷雾时确保叶片正反面均匀着药,提高防治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