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理施肥:每年秋季采果后施足腐熟有机肥(如农家肥20-30kg/株),春季萌芽期追施氮磷钾复合肥(1-1.5kg/株,增强树木抗虫能力;
科学修剪:冬季休眠期(12月至次年2月)修剪病弱枝、虫蛀枝,集中烧毁,减少越冬虫源;修剪伤口需涂愈合剂(如草木灰+凡士林),防止成虫产卵。
每年4月上中旬(化蛹前)清理树干基部的杂草、落叶及虫粪,破坏蛹的栖息环境;对树干表皮破损处进行刮除消毒(用50%多菌灵500倍液涂抹),减少产卵位点。
幼虫期:6-10月巡查树干,发现蛀孔及虫粪时,用细铁丝插入蛀道刺杀幼虫;或用注射器向蛀孔注入清水,迫使幼虫爬出后捕杀。成虫期:5-6月。成虫活动期,利用其趋光性在园地设置黑光灯(每晚19:00-22:00开启),灯下方放置水盆(加少量洗衣粉)诱杀成虫。
每年4月下旬(产卵前)对树干进行涂白:用生石灰5kg+硫磺粉0.5kg+水20kg混合调成涂白剂,均匀涂抹树干1.2m以下部位,阻止成虫产卵,对幼树及弱势树,可缠绕防虫网(孔径<1mm),覆盖树干至1.5m高,减少成虫接触树皮。
保护和释放寄生蜂:在5-6月成虫产卵期,释放赤眼蜂(3-5万头/亩),寄生卵粒;招引鸟类:在园地设置鸟巢,吸引啄木鸟、大山雀等食虫鸟类,控制幼虫数量。
幼虫期:6-8月,向蛀孔内注入100亿孢子/g白僵菌粉剂悬浮液(稀释50倍),每蛀孔注入5-10ml,或用棉球蘸取菌液堵塞蛀孔,利用真菌寄生幼虫;成虫期:5月下旬至6月上旬,喷施苏云金杆菌(Bt)乳剂(1000倍液),每亩用量50-60L,针对成虫取食及产卵行为进行防控。
防治阶段 | 关键时期 | 推荐药剂 | 使用方法 |
卵及初孵幼虫期 |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 | 20%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| 稀释 1500 倍,均匀喷雾树干及枝条,重点喷洒树皮缝隙 |
幼虫蛀道期 | 7-9 月 | 40% 毒死蜱乳油 | 稀释 50 倍,用注射器注入蛀孔(每孔 5ml),后用黏土封孔 |
成虫羽化期 | 5 月上中旬 | 10% 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| 稀释 2000 倍,全株喷雾,杀灭羽化成虫 |
化学药剂需轮换使用(如氯虫苯甲酰胺与毒死蜱交替),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;施药时需穿戴防护装备,避开高温正午及雨天,果实采收前30天停止用药禁止使用高毒农药(如甲胺磷、氧化乐果),减少对天敌及环境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