潺槁木姜子
2025-08-26浏览:5次
一.潺槁木姜子(无危物种,种仁含油):樟科木姜子属常绿乔木,高可达15米。幼枝被灰黄色绒毛。《中国植物志》以潺槁木姜子为正名收载。分布于中国广东、广西、福建等地,越南、菲律宾、印度也有分布,常生于海拔500—1900米的山地林缘、溪旁、疏林或灌丛中。喜光不耐阴、耐瘠、性强健,喜温至高温湿润气候,耐干旱,不耐寒,对土质选择不严,但不能积水。一般繁殖方式为播种与扦插繁殖。木材黄褐色,稍坚硬,耐腐,可供家具用材,树皮和木材含胶质,可作粘合剂。种仁含油,可供制皂及作硬化油。潺槁木姜子味甘、苦、涩,性凉,可清湿热,消肿毒,止血,止痛。根内服用于腹泻、跌打损伤、胆腺炎等症状。皮、叶外用于治疗胆腺炎,疮症痛肿,乳腺炎初起等症状。栽植株行距2米×3米或3米×3米,造林密度74-111株/亩。造林前先做好砍山、炼山、整地、挖穴、施基肥和表土回填等工作,种植穴长×宽×高规格为50厘米×50厘米×40厘米,基肥穴施钙镁磷肥1千克或沤熟农家肥1.5千克。如混交造林,可采用株间或行间混交,潺槁树与其他树种比例为1:1至1:2为宜。裸根苗应在春季造林,营养袋苗在春夏季也可造林。在春季,当气温回升,雨水淋透林地时进行造林;如要夏季造林,须在大雨来临前1-2天或雨后即时种植,或在有条件时将营养袋苗的营养袋浸透水后再行种植。有条件淋水的地方需浇足定根水,春季造林成活率可达95%以上,夏季略低。
二.近种区别:假柿木姜子:常绿大乔木,叶纸质,倒卵形、倒卵状椭圆形或宽卵形,先端圆钝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长8-20厘米,宽8-15厘米。伞形花序簇生,橙黄色。花期5-6月,果期7-8月。是优良的庭园观赏树种。分布于中国和印度;在中国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云南,东南亚。可以播种繁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