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鸡椒
2025-08-30浏览:1次
山鸡椒(无危物种,可榨油):花期2-3月,果期7-8月。叶片细长且向内卷,果实比毛叶木姜子要小些。原产于中国华南及东南地区,现在分布在中国华东、华中、西南以及陕西等地,南亚和东南亚也有分布。喜温暖湿润气候,适应性较强,对土壤要求不严。山鸡椒的繁殖方式包括种子繁殖和插条繁殖。果实经蒸馏得芳香油后,果核还可榨取脂肪油,出油率为15-25%。山鸡椒木材材质中等,耐湿不蛀,但易劈裂,可供普通家具和建筑等用;除此之外,山鸡椒的花、叶也可经过蒸馏得芳香油,直接用于化妆品或皂用香精,有一定的经济价值。果近球形,直径约5毫米,无毛,幼时绿色,成熟时黑色,果梗长2-4毫米,先端稍增粗。造林地应选择向阳缓坡、土层深厚、排水良好的地段,pH5-6的红壤、黄壤及黄棕壤均可,造林密度开始可用1.5米×1.5米或1.5米×2米,栽培后1-2年即开始开花结果,3-5年结果量迅速上升,此时一般树高3米左右,冠径2米左右,应开始逐步伐除雄株,最后每亩保留100-120株。在疏伐时,要注意隔一定距离保留一株雄株作为授粉树,每亩保留8-10株即可。毛山鸡椒与原变种不同在于小枝、芽、叶片下面和花序具丝状短柔毛,分布于中国台湾、浙江南部、江西、福建和广东北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