绢毛木姜子(学名:Litsea sericea (Nees) Hook. f.)是樟科木姜子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可达6米,树皮黑褐色,幼枝密被锈色或黄白色长绢毛。叶互生,长圆状披针形,长8-12厘米,纸质,下面沿脉密生长毛;伞形花序单生枝顶,花淡黄色,果近球形,直径约5毫米,顶端具小尖头,果梗长1.5-2厘米,花期4-5月,果期8-9月。分布于中国四川西部、云南西北部、西藏东南部及印度、尼泊尔,生长于海拔400-3400米的山坡路旁、灌木丛或针阔混交林中,青海循化地区见于海拔2300-2700米山谷。
其果实入药,呈宽椭圆形,表面褐色,气芳香,味辛凉,性味苦辛温,归脾、肺、膀胱经。具利尿、祛痰、驱风健胃、防腐之效,主治脘腹寒痛、腹胀呕吐等症。采收于夏秋季,晒干后煎汤内服,常用量3-6克。 青海地区已开展该树种的育苗造林试验。